运输部电机车司机防控事故安全措施
一、防触电事故安全措施
1.必须穿戴劳动保护
2.严禁处理机车高压故障。
3.改造100T机车高压室、高压配电盘挂锁配置要齐全、作用要良好,必须按规定锁闭。
4.韶峰150T、韶峰100T、捷克150T,门联锁必须作用良好,发现各门联锁作用不好或故障时,必须及时处理,处理不好的,及时向部机调报告,禁止带病使用。
5.司乘人员联合维护保养机车时,司机不准抬起受电弓和实行制动实验,加强联系,做好呼唤应答。
6.司机在机车车棚上部、进入高压室、主抵抗阻室、机械室等部位检查、更换磨耗品、清除冰雪及维护保养等作业时,必须做到:
①按规定进入检修线、规范填写停送电作业票、按程序办理停送电,严禁司机带电清扫机车的电气部件;
②进入高压室时,必须落下受电弓,按规定填写进入高压室作业“小票”;
③必须按规定穿戴性能良好的劳动防护用品(工作服、工作帽、手套和绝缘鞋);
④拉合架线绝缘开关时,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用具(即:佩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,使用干净的绝缘拉杆),必须站在绝缘台上操作,拉合主回路或弓子开关,必须用小绝缘拉杆;
⑤上机车车棚、进入高压室、机械室、主抵抗阻室必须有调车员或副司机在现场进行监护作业。
⑥改造100T机车必须将弓子绳挂钩挂牢(司机上机车车棚时挂车梯最下部铁环)锁闭或绑好弓子绳。
二、防高空坠落伤害事故安全措施
1.上机车车棚检查、更换磨耗品必须按规定佩戴并正确使用安全带,进入高压室、机械室、主抵抗阻室维护保养时,必须有调车员或副司机在现场进行监护。
2.上机车车棚时手要抓牢,脚要踩稳,禁止在车棚上面站立行走,不弯腰,禁止从机车前端、司机侧窗和脚蹬机车车扶手上下车棚。
3.在机车车棚上、走台上除冰除雪、处理故障及维护保养时,时刻注意头部上面及脚下障碍物,防止滑倒、跌落。
三、防雷击及火灾事故
1.遇有雷电等不良天气时,电机车司机须严格按部防雷避雷安全措施规定执行;遇有雷电密集的极端天气时,可临时停止作业,做好机车制动,停车落下受电弓,关闭车窗、车门、平调等设备,避免雷电袭击,严禁接打手机。
2.加强对机车车棚上部的检查和维护,保证正旁弓子大线及螺丝、绝缘碍子等无积灰、无油垢、无烧痕、无龟裂和无破损,确保其固定良好、无松弛。
3.加强对避雷器的检查和维护,确保避雷器及导线、螺丝无积灰、无油垢、无松弛,作用良好;发现避雷器及导线、螺丝有烧痕、破损、龟裂等现象,必须及时按规定报告,请求处理。
4.加强对机车牵引电机、高压室、机械室、主抵抗室等各部高低压线及各种电器的检查和维护,确保各种电器及高低压线无积灰、无油垢、无裸露,螺丝紧固作用良好。
5.严禁机车运转室、高压室、机械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,维护保养用旧布、条帚、拖布等必须规范存放在运转室内。
6.禁止在机车运转室内吸烟、存放烟具,机车停轮后司机必须对运转室、高压室进行彻底检查,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离车。
7.机车应按规定数量配置灭火器,司机要加强对机车灭火器、防火沙箱的安全检查,要保证防火沙箱沙子干爽、充足,保证灭火器气压指针不能低于红区;司机对消防火“四懂、五会”安全知识要熟练掌握,对失效和不合格灭火器要及时进行更换,确保性能和作用良好。
8.危险品货物编入列车时,必须按规定加挂隔离车进行隔离;挂有危险品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,严禁超过30公里/小时运行。
9.按规定要求合理使用熔断器,烧损时不得超过规格更换;严禁用导电体绑固、吊挂机车的导线、线束、电热器等。
10.因工作需要用汽油、酒精作业时,要特别小心用后立即送下车,妥善保管,并擦净残液,但不得用力重复擦抹以防静电起火。
11.要经常检查机车电器设备线路的端子是否有松动,包扎好绝缘、更换破损的灭弧罩,消除接地、短路现象,严禁擅自加设电气明线。
四、防交通肇事安全措施
1.加强司机“人性化”行车安全思想教育,不断增强“电车小心人”行车安全意识。
2.加强机车交接班检查整备,按规定调整机车闸缸制动行程;机车视频设备、撒沙装置及雨刷器保证作用良好。
3.熟悉掌握全部道口、线路状态,特别是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道口、区段、人行过道、瞭望困难和居民较多的区域。
4.运行中,司机要谨慎驾驶,注意力集中,严禁超速运行;司机与副司机或调车员间须严格执行好“呼唤应答”制度,对运行前方路况应不间断做好瞭望,行至道口、非法人行过道以及影响瞭望的曲线或线路两侧蒿草较高路段时,要进行鸣笛警示;遇有危及行人或行车安全突发情况时,必须果断采取鸣笛、紧急制动、撒沙等安全措施。
5.机(列)车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,司机必须严格执行部下发机(列)车通过道口的有关规定,加强瞭望,按规定鸣笛,减速慢行;需“一度停车”乘务员下车防护后通过的道口,相关人员必须落实安全监护责任,并时刻注意公路方向机动车辆及行人动态,确认道口安全后,方可通过。
6.调车作业中,司机反向操纵机车牵引作业时,在强化彻底瞭望的基础上,按规定使用机车视频,须严格按《行规》第136条“协助司机瞭望的规定”要求执行。
五、防刮弓子事故安全措施
1.加强机车交接班和日常检查,重点检查弓子滑板、诱导角、三角架、编铜线及各部螺丝安全完好状况,发现脱落、松弛、烧损,磨耗到限、变形、断裂、损坏,断股等现象,能够处理的要立即处理,不能处理的,须及时按规定报告,并按其指示进行处理。
2.加强机车运行时的瞭望,发现架线有异常晃动或声响时,必须立即落下受电弓,严禁运行机车在接触网分歧处升起受电弓。
3.机车交换正旁弓子时,必须降低运行速度,在交换弓子标志牌处操作,按先落后升的方式更换,并做到目迎目送,确认弓子的动作状态。遇有捷克150吨机车时,应将不使用的受电弓塞门关闭。操作中,正付司机间要做好监护与复唱。
4.遇有旁受电弓脱离旁架线时,必须停车处理。已改为折叠式的旁弓子,如脱线后确认已折叠,且车速在5公里/小时以下速度运行时,可不停车处理。
六、防烧断架线事故安全措施
1.严格执行机车交接班检查制度,按规定进入机车检修线,认真检查正旁弓子各部件,发现正旁弓子滑板、编铜线、螺丝有到限、偏磨、烧损、松弛、变形和脱落时,能够处理的要及时处理,无法处理时,须及时向机调报告并按其指示进行处理。
2.必须保证机车正旁弓子作用良好,压力符合规定,发现压力较弱时,必须及时入厂请专业人员处理,严禁司机私自调整正旁弓子压力。
3.认真检查维护机车,避免高压电器接地。
4.列车坡道起车时,必须采取列车车钩引涨或压缩法,禁止长时间定点启动或机车未完全缓解启动;机车惰力运行、停车前,司机必须将控制器置于零位及换向手柄定位。
5.严禁牵引或推进超轴列车(部调度室允许除外),运行上坡道时,在规定速度范围内,司机应尽可能的利用速度闯坡,并按规定合理使用两台正弓子。
6.区间运行行经架线绝缘时,一台受电弓的机车,司机必须将控制器退回零位;两台受电弓的机车,司机必须适当退回控制级;行经正旁架线交汇处时,必须按规定交换正旁受电弓。
7.司机抬落正旁弓子时,必须关闭补助回路电器电源开关(压缩机、送风机、电热器等)。司机更换运转台时,日式改造机车禁止将受电弓操作阀把手由上升位直接移到保压位;韶峰机车禁止同时闭合两头弓子阀开关。
8.推回电阶时保证换向把手定位,使用二台弓子时,禁止停在二个供电区段和低速通过架线绝缘,如遇到上述情况时,应使用一台弓子。
七、防冒进信号事故安全措施
1.司机班前必须做好充分休息。
2.司机必须按规定准时参加班前会,认真听取并清楚当班《行车措施》和《行车通知》内容,了解和掌握施工影响及站场线路、架线和信号等设备设施变化情况,做到心中有数。
3.严格按规定项目做好交接班检查,按规定调整机车闸缸制动行程,保证机车制动装置作用良好,严禁带病作业。
4.严格执行列车始发检查、小运转列车简易试风检查制度;严格执行“关门车”在列车中的编挂规定。
5.掌握好因季节性气候变化给机车车辆制动装置造成的物理变化,机车在启动前、发送列车和小运转列车发车后必须做一次制动试验,列车停车时间超过20分钟时应实行简略试验,在挂长大列车时,一次制动不准随意缓解,避免二次制动无效。
6.机(列)车运行中,司机注意力要集中,认真确认前方信号显示状态,谨慎驾驶,严格执行“呼唤应答”制度。严格按信号显示要求行车,严禁接打手机、吸烟或与他人闲聊,确保不间断瞭望。
7.牢记信号机的位置,掌握好列车牵引轴数、制动性能、线路、坡道情况,合理操作空气制动机。
八、防撞车事故安全措施
1.司机必须严格按规定均匀调整机车闸缸制动行程,确保机车制动力达到最佳状态,减少或杜绝机车滑走现象,保证机车撒沙装置作用良好。
2.司机必须认真检查机车无线平面调车设备,保证其作用良好,严格按规定使用机车无线平面调车设备,发现平面调车设备故障或有异常现象,必须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时向部机调及段值班调度报告,改为灯旗进行作业。
3.编组、倒调作业时,司机应要掌握车辆停留情况,严格按规定速度运行,连挂车辆严格执行“一度停车”制度。
4.遇有引导信号或手信号接车时,机车司机必须将列车的运行速度控制在15公里小时以下,确认进路是否正确,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。
5.遇雨、雪、霜和大风浓雾等不良天气时,除降低机(列)运行速度外,必须将机车侧窗打开,进行不间断的瞭望,准确判断运行速度,严格按调车员的信令指挥作业,遇平面调车设备故障或出现异常时,司机必须立即停车,待查明原因后再行作业。
6.当机车故障后救援机车驶来时,故障车调车员必须前迎30米进行引导,防止发生撞车事故。
九、防挤岔子事故安全措施
1.严格掌握机(列)车调车运行速度。遇有施工或信号设备故障凭代用手信号发车时,必须认真确认信号显示,确认道岔开通方向正确后方可越过进路道岔;遇有两台以上机车待发时,必须按“要道、还道”制度执行,严防误认信号发车造成挤岔子。
2.熟悉掌握道岔具体位置,通过专用线及其它手扳道岔前必须按规定“一度停车”,未经乘务员检查确认道岔安全完好状态,未得到调车员允许信令、指示,禁止通过道岔。
3.遇雨雪、大风浓雾等极端天气时,必须降低机(列)车运行速度(经过请示允许后可临时停止作业)。
十、防溜逸及闯路端事故安全措施
1.司机闲休班必须做好充分休息,严防运行中困倦打盹而引发闯路端等行车事故。
2.必须保证机车配备两只作用良好的(机车专用)铁鞋,机车停留待务时,严格按规定采取好防溜措施,并于起车前及时撤出铁鞋,做好预防提示性工作。
3.在接近路端的线路作业时,机车司机应谨慎驾驶,要注意控制和降低列车运行速度,要充分考虑雨、雪、霜及青草致使轮缘及钢轨轨面间粘着系数降低,而引发和导致的制动效果下降等因素,准确判断运行速度,确保列车在规定范围内停车。
4.在尽头线上调车作业时,距线路终端必须留有10米的安全距离;遇特殊情况,少于10米时,必须一度停车;再行调移时,运行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/小时。
5.按规定要求接通车辆与机车制动软管,并确保通风制动效果良好。
6.遇有发送列车、小运转列车及固定成组列车运行途中停车,电机车司机禁止将制动机把手置于缓解位(运转位),防控溜逸问题发生。
7.电机车司机必须严格按《防止机车车辆溜逸管理规定》和《各站、段防止机车车辆溜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》规定要求,对停留机车实施铁鞋止轮安全措施。
十一、防脱轨事故安全措施
1.加强机车交接班及日常检查维护,重点要做好机车走行部牵引电机齿车盒、抱轴箱、弹簧吊挂、制动横梁、安全托、制动拉杆、制动拉杆安全吊板、排障器、沙子管、支金、闸瓦、闸瓦钎子以及各种螺丝的检查,发现有变形、开焊、脱落、松弛等现象,必须立即处理,无法处理时,须及时按规定报告,并按其指示进行处理。
2.要经常检查轮箍与嵌合处有无透锈、透油、碾裂现象;检查出厂标记有无错位,防止因轮箍迟缓而造成事故发生。
3.司机要严格掌控列车运行速度,必须按《行规》规定速度运行,严禁超速运行;列车运行至沉陷、冻害、翻浆冒泥等限速区段时,必须按限速规定运行,发现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的路段要及时将情况按规定进行报告,以便线路维修单位及时进行处理。
4.机车运行中,司机必须打开机车运转室侧窗,并时刻注意车下有无异常音响,如有异常音响,必须立即停车检查。
5.到线路状态较差的专用线取送车或冬季专用线取送车及倒调作业时,司机必须严格掌握运行速度,时刻注意线路及机车、车辆、道岔状态,并严格按调车员信令、指示操纵机车运行。
十二、防控其它伤害事故安全措施
1.包车组作业必须保证全员出乘,启动机车时,必须按规定鸣笛;作业过程中,司机必须时刻掌握乘务员位置、行为动态,并严格按照调车员信令、指示操纵机车作业。
2.严格执行站场行走有关规定,司机交接班或工作中须在站场行走时,必须按规定与乘务员列队在安全通道行走,严禁零散行走,严禁在停留的列车或车辆间钻跨。
3. 处理垂下品故障时要戴好手套、选好位置,搬运闸瓦时要注意脚下障碍物;更换闸瓦时本务司机与副司机或其它人员,必须联系彻底,上闸瓦或卸闸瓦时要合理使用工具,禁止不用撬棍而用手或其它的物品代替撬棍,严防闸瓦挤、砸伤;处理阀类(阀门)、管路时,必须把主气排空;钻到车下作业时要注意垂下品的高度。
4.行经线路两侧有侵限树枝的区段、区域时,在加强瞭望的同时,包车组人员必须做好互相提示、提醒,必要时可将运转室侧窗关闭,严防刮伤。
5.处理机车故障或维护保养时,必须做好防磕伤、挤伤、刮伤和坠落等超前性预防工作。
6.在上下机车进出机车车门时,双手必须扶好抓牢把手、脚下要踩住蹬稳车梯,严禁抓扶机车门边或门沿等险性部位,在遇有反超高地点及大风天气时要注意机车车门变化状况,防止机车车门挤伤手指等问题的发生。